微生物技術介紹
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能將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尸體及殘骸分解,將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質加以吸收和轉化,成為無毒害或毒害較小的物質。同時,微生物能分解河床底質中有機碳源及其它營養物質并轉化為菌體,促使底泥硝化(減少底泥體積,穩定底泥物理、化學性質,阻隔減少內源污染對水體的影響)。脫氮微生物通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能分解氨氮,分解后的硝態氮被植物吸收,使部分氮退出水體循環,進而能凈化水質。
氮循環示意圖
微生物制劑對水體的凈化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
有機污染物的去除,好氧微生物起著主要作用。微生物能夠利用有機物作為自身生長代謝所需的碳源,污水中有機碳代謝的過程就是微生物利用有機碳作為碳源或共代謝機制的降解和轉化的過程,將水體中的有機碳轉化成二氧化碳和微生物自身組成成分。
(2) 對氮素的去除
微生物脫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NH4十-N轉化為N2和NXO氣體的過程,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微生物是系統中氮去除的主要途徑。氨化細菌是水中有機氮的主要降解微生物,硝化細菌則是氨氮降解的微生物。有機氮在氨化細菌的氨化作用下轉變為氨氮,氨氮在硝化菌(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下轉變為硝酸鹽,硝酸鹽在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下轉變為亞硝酸鹽最后變為N2或N2O從水體中去除。
(3)對磷的去除
污水中的有機磷可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無機磷,無機磷是植物生長的必需營養元素,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通過投加微生物制劑(圖3-12),可以加強水體中凈水微生物的量,最終達到生態持續凈水的效果。該微生物制劑所采用的核心生物菌群包括光合細菌、硝化細菌、芽胞桿菌、酵母菌、放線菌等,其通過對微生物進行復配馴化,形成具有強大耐受有機污染特性的水體生物修復制劑。水體生物修復制劑技術是國外流行的最新治污技術之一,通過對自然界中土著微生物的促進作用,特點是能對污染水體進行原位處理,無需基建投資,效果理想且無副作用。尤其是與生態浮床凈水系統協同,可以相互強化,效果突出。
培養、投撒微生物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