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床植物
紅菱(水生蔬菜)
簡介
原產歐洲,我國南方,尤其以長江下游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菱肉含淀粉24%、蛋白質3.6%、脂肪0.5%,幼嫩時可當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風干制成風菱可貯藏以延長供應,菱葉可做青飼料或綠肥。
形態特征
菱為菱科一年生浮葉水生植物,莖、葉、果實相當特殊。主根較弱,長約數尺伸入水底泥中,有固定植株、吸收養分的作用,莖蔓細長完全沉于水中,上有分枝及“須”也能起吸收作用。葉分兩類,聚生于短縮莖上,浮出水面的叫浮葉,倒三角形,相互鑲嵌成一盤狀,俗稱菱盤,每個菱盤有葉40-60片,葉柄粗肥,中部膨大成氣囊,使葉片能浮于水面,沉于水中的葉狹長為線狀,無葉柄和葉片之分。夏末初秋葉腋開一小花,白或紅白色,花受精后花便向下彎曲,沒入水中,長成果實即為“菱”。等片發育成菱的硬角,按角的有無和數目分為無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嫩果色澤為青、紅或紫色,老熟后硬殼成黑色,果肉乳白色,食用部分為種子的肥厚子葉。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不耐霜凍,從播種至采收約需5個月,結果期長1-2個月,因此要求無霜期在6個月以上地區才能獲得豐產。開花結果期要求白天溫度20-30℃,夜溫15℃。
產于江蘇蘇南、浙江杭州以及嘉興一帶。早熟種,清明播種,立秋開始收嫩菱,處暑、霜降收老菱,一般畝產800~1000斤。菱肉含水量多,含淀粉稍少,味甜,宜生食。葉柄、葉脈及果皮均呈水紅色。果形較大,每斤25~35個,肩角細長平伸,腰角中長,略向下斜伸,果重與肉重之比約為1.5:1。不耐深水,不抗風浪。